
分享到
- 产品描述
-
简介
骨骼螺钉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固定骨折的骨骼碎片、连接植入的骨科器械(如接骨板)和骨骼,或者将软组织(如韧带、肌腱)重新附着到骨骼上。它能够提供稳定的固定,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结构组成
头部:
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六角形、梅花形、内六角形等。这些形状是为了便于使用相应的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操作,将螺钉旋入或旋出骨骼。例如,六角形头部的骨骼螺钉可以使用标准的六角扳手进行紧固,操作方便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来保证螺钉的固定。
头部的大小根据螺钉的用途和型号有所不同。有些头部设计比较扁平,以减少在植入后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而有些则相对较大,用于承受更大的拉力或压力,如在脊柱手术中用于固定椎弓根螺钉的头部通常较大,因为它需要承受身体重量等较大的负荷。
螺杆:
是骨骼螺钉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医用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医用不锈钢价格相对较低,应用较为广泛,但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在一些对组织反应要求较高的手术中(如颌面外科手术)更受青睐。
螺杆的表面通常有螺纹,螺纹的设计对于螺钉的固定效果至关重要。螺纹可以分为皮质骨螺纹和松质骨螺纹。皮质骨螺纹间距相对较小、螺纹较浅,适合在皮质骨(骨骼外层坚硬的部分)中固定,能够提供较好的把持力;松质骨螺纹间距较大、螺纹较深,用于松质骨(骨骼内部呈海绵状的部分),可以在相对疏松的骨质中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尖端:
骨骼螺钉的尖端形状也有多种。常见的有自攻型和非自攻型。自攻型尖端呈尖锐的切削形状,在旋入骨骼时能够自行攻出螺纹,不需要预先钻孔(但在一些坚硬的骨骼中,可能也需要先钻孔来引导),这种类型的螺钉可以节省手术时间。非自攻型尖端相对较钝,需要先在骨骼上钻孔,然后再将螺钉旋入,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螺钉的植入位置和方向。
工作原理
当用于骨折固定时,通过在骨折两端的骨骼上钻孔(对于自攻型螺钉可能不需要这一步骤),然后将骨骼螺钉旋入。随着螺钉的旋入,其螺纹与骨骼紧密咬合,产生摩擦力和机械把持力,将骨折的骨骼碎片拉拢并固定在一起。在连接接骨板和骨骼时,骨骼螺钉穿过接骨板上的孔,旋入骨骼,使得接骨板紧密贴合在骨骼表面,通过接骨板的桥接作用和螺钉的固定作用,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支撑,促进骨折愈合。当用于软组织附着时,同样是利用螺钉的固定作用,将软组织固定在骨骼的适当位置。
应用领域
四肢骨折手术:在手臂骨折(如尺骨、桡骨骨折)和腿部骨折(如胫骨、股骨骨折)的治疗中,骨骼螺钉是最常见的固定器械之一。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接骨板等器械配合使用,帮助恢复骨骼的连续性,使患者能够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外科手术:例如在脊柱骨折、脊柱畸形矫正等手术中,椎弓根螺钉是关键的固定器械。它通过固定在脊柱的椎弓根部位,为脊柱提供强大的支撑和稳定,保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对于恢复脊柱的功能和防止进一步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颌面外科手术:在颌面骨骨折修复、正颌手术等过程中,骨骼螺钉用于固定骨折的颌骨或者调整颌骨的位置。由于颌面骨的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对骨骼螺钉的材料、形状和精度要求都很高,钛合金骨骼螺钉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精确的尺寸设计在该领域应用广泛。
特点
生物相容性好:优质的骨骼螺钉材料(如钛合金和医用不锈钢)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体组织的不良反应,降低感染、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的身体能够较好地接受这些材料,在长期植入过程中不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
固定效果稳定:通过精确的螺纹设计和合适的植入方式,骨骼螺钉能够在骨骼上实现牢固的固定。无论是在皮质骨还是松质骨中,都可以根据骨骼的特点提供足够的机械把持力,保证骨折部位或植入器械与骨骼之间的稳定连接,有利于骨骼的愈合和康复。
精确性要求高:骨骼螺钉的植入需要精确的手术操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骨骼结构、骨折类型等因素,准确地选择螺钉的型号、尺寸、植入位置和方向。在手术过程中,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固定效果不佳、损伤周围组织(如神经、血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在线咨询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请留下您的电子邮件,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谢谢!
相关产品